中文 English
|
王迅院士
主要经历:
历任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教研室副主任,表面物理研究室主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200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与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与三等奖3项,1996年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1997年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叶企孙物理奖,1998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教学与研究领域:
教学:主讲过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晶体管原理,MOS集成电路,表面物理,大学物理等多门课程。
研究领域:表面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的结构和电子态研究,硅基低维量子体系和光电子物理等。
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他引1200余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1次,曾十余次担任过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委员或分组会主席。
陶瑞宝院士
主要经历:
2003—迄今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迄今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4—迄今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1993—迄今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理论物理专项基金专家组成员、副组长
2005—2009复旦大学量子调控研究中心主任
1991—1996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长
1987—1990复旦大学物理系主任
1987—迄今Int. J. Mod. Phys. B和Modern Phys. Lett. B 编委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
教学与研究领域:
凝聚态理论
1、量子自旋系统和它们的动力学
2、介观系统中电荷和自旋的输运理论
3、量子态的演化和调控
孙鑫院士
主要经历:
1955-1960 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生。
1960-1978 复旦大学助教。
1978-1984 复旦大学副教授。
1979-1983 美国加州大学(San Diego)访问学者。
1984至今复旦大学教授。
教学与研究领域:
教学:1960年参加教学,五十多年来教过“普通物理”、“电动力学”、外系“大学物理”,“低维凝聚态物理”,等多门课程。所授“热力学统计物理”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指导了十几名博士研究生和二十几名硕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研究领域为“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理论”。课题有“相变和临界现象”,“低维凝聚态物理”,“导电高分子理论”,“对称破缺”等。近年着重将凝聚态物理和高分子化学相结合,研究有机光电功能的机理。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沈学础院士
主要经历:
1958年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8-1980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1年起任红外物理研究室主任
1985—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3年起任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该实验室主要创建人之一。
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11 -12月台湾大学讲座教授
2001年起兼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2001年1月至今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2006年获国际巴顿奖
2007年起国际巴顿奖委员会成员
2008年起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协会创始理事
2009年起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和Semiconductor Science & Technology编委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固体光谱和固体光谱实验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现主要致力于单个纳米小量子结构光谱,电子态、微观互作用及其操控等研究。
沈元壤院士
主要经历:
1956年获台湾大学学士学位
1959年、1963年分别获美国史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
1964年迄今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系教授
1990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0年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分子物理,非线性光学,激光光谱,液晶以及表面科学。近些年,发展了一套新的探测表面和界面的非线性光学技术,可以得到在分子层面关于界面水分子结构和取向以及吸附分子的构型。研究兴趣还包括研究冰以及氧化物的界面,发展灵敏的非线性光谱技术用于探测手性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和特异材料(如石墨烯,metamaterial等)的光谱研究。
龚新高院士
主要经历:
1985-2005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0年至今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
2009年至今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讲课程:计算凝聚态物理
研究领域:分子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纳米体系物性的理论研究
新型能源材料的设计和计算
表面和界面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